网站

统计

  • 今日访问:9
  • 昨日访问:2065
  • 总浏览量:12771

邯郸国防技术学校2024年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点击数:2862024-07-28 00:00:00 来源: 邯郸国防学校官网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4年修订)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

专业代码:660303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三、修业年限

    学制:三年。

四、职业面向

本专业主要面向机器人及其关联设备制造企业,从事机器人及其相关机电设备的应用、编程、调试和系统集成。



 

、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把立德树人融入技术技能培养和社会实践教育等各环节,本专业主要面向机器人技术行业,培养掌握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需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基础知识和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的安装、调试、编程、维护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能从事工业机器人系统的模拟、编程、调试、操作和销售工作,并能够对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进行维护、维修和管理,服务于生产管理及生产第一线。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3)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培养健全的人格,能够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具有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养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2.知识

1)掌握机器人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机器人编程技术。

3)掌握机器人的结构设计。

4)掌握机器人的安装、调试与维护。

5)具有较强的机器人行业的运行与管理能力。

3.能力

要求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能够掌握一般工业机器人的结构、运动原理等基本知识,掌握机器人的安装调试、编程操作、维护与维修的技能,并具有良好的实际生产水平,满足工业机器人应用的技能要求。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钻研、踏实肯干的职业精神与专业素养。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一)公共基础课程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程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发展进程;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认清自己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目标中的历史机遇与使命担当,以热爱祖国为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健康成长、成才报国。

2、《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课程目标:基于社会发展对中职学生心理素质、职业生涯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心理和谐、职业成才的培养目标,阐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帮助学生正确处理生活、学习、成长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培育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心理特点进行职业生涯指导,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应能结合活动体验和社会实践,了解心理健康、职业生涯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的职业理想和职业发展观,探寻符合自身实际和社会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养成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提高应对挫折与适应社会的能力,掌握制订和执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提升职业素养,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3、《哲学与人生》

课程目标: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讲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及其对人生成长的意义;阐述社会生活及个人成长中进行正确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意义;引导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成长奠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础。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学会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方法,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分析和处理个人成长中的人生问题,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4、《职业道德与法治》

课程目标:着眼于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帮助学生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基本要求,了解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增强职业道德和法治意识,养成爱岗敬业、依法办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了解我国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践行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能够掌握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初步具备依法维权和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能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自身实际,以道德和法律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做恪守道德规范、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5、《语文

课程目标:语文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学生通过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及语文综合实践等活动,在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几个方面都获得持续发展,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涵养职业精神,为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提供支撑。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版》,本课程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构成,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由8个专题构成(语感与语言习得、中外文学作品选读、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古代诗文选读、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选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品选读、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职业模块是为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安排的限定选修内容,由4个专题构成(专题1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作品研讨、专题2职场应用写作与交流、专题3微写作、专题4科普作品选读)。选修专题不少于3个,其中,专题1、专题2必选,专题3、专题4任选1个。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继续学习与个性发展需要的自主选修内容,由3个专题构成。通过语文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6、《英语》

课程目标:英语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2020版》,本课程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构成。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旨在构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共同基础,按主题组织教学。职业模块是各专业学生限定选修的学习内容,旨在为学生的专业英语学习与未来职业发展服务,是构建英语学科素养的重要内容,按主题组织教学。拓展模块是为满足学生继续学习和个性发展而安排的任意选修内容,学校可自主确定拓展模块失去知觉这内容和教学时数。

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在完成基础模块学习后开设。

7、《数学》

课程目标:数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继续学习、未来工作和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具备一定的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运用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养成理性思维、敢于质疑、善于思考的科学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加深对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认识。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2020版》,本课程由基础模块拓展模块一和拓展模块二构成,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包括基础知识、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拓展模块一是基础模块内容的延伸和拓展,包括基础知识、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拓展模块二是帮助学生开拓视野、促进专业学习、提升数学应用意识的拓展内容,包括七个专题和若干数学案例。

8、《信息技术》

课程目标: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目标是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基础技能训练和综合应用实践,培养学生符合时代要求的信息素养和适应发展需要的信息能力。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认识信息技术对当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理解信息技术、信息社会等概念和信息社会特征与规范,掌握信息技术设备与系统操作、网络应用、图文编辑、数据处理、程序设计、数学媒体技术应用、信息安全和人工智能等相关知识与技能,综合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生产、生活和学习情境中各种问题;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能力,不断强化认知、合作、创新能力,为职业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9、《体育与健康》

课程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体育人,增强学生体质。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够喜爱并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学会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提升体育运动能力,提高职业体能水平:树立健康观念,掌握健康知识和与职业相关的健康安全知识,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遵守体育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发扬体育精神,塑造良好的体育品格,增强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和团队意识。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使学生在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精神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0版》,本课程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部分构成。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内容,包括体能和健康教育,体能模块又包括一般体能、专项体能和职业体能。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继续学习与个性发展等方面需要的选修内容,分为拓展模块一和拓展模块二。拓展模块一为限定选修内容,包括球类运动和田径类运动,拓展模块二为任意选修内容。培养学生提高体育的基本技术和技能以及体育文化素养,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掌握一项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培养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为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10、《艺术》

课程目标:艺术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目标是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学生通过艺术鉴赏与实践等活动,掌握必备的艺术知识和表现技能,运用观赏、体验、联系、比较、讨论等方法,感受艺术作品的形象及情感表现,识别不同艺术的表现特征和风格特点,体会不同地域、不同时代艺术的风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丰富学生人文素养与精神世界,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素质,培育学生职业素养、创新能力与合作意识。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标准2020版》,本课程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构成,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包括音乐鉴赏与实践和美术鉴赏与实践, 音乐鉴赏与实践通过聆听中外经典音乐作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学习有关知识和技能,认识音乐的基本功能与作用,获得精神愉悦,提高审美情趣和音乐实践能力。美术鉴赏与实践是通过观察、体验、赏析、评判等活动,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欣赏美术作品,了解作品主题,感悟作品情感,理解作品内涵,认识美术的基础功能与作用,提高审美情趣和美术实践能力。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继续学习和个性发展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

11、《历史》

课程目标:历史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掌握必备的历史知识。引导学生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概,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形成开阔的国际视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能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养成爱岗敬业、诚信公道、精益求精、协作创新等良好的职业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2020版》,本课程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构成。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包括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中国历史”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世界历史内容包括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要,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供学生选修的课程。

12、《物理》

课程目标:物理课程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重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通过基础知识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物理观念,能用其描述和解释自然现象,能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和技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具有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品质,具有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和能力,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形成节能意识、环保意识,自觉践行绿色生活理念,增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物理课程标准2020版》,本课程由基础模块、拓展模块、拓展模块二三部分构成。基础模块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建筑类、电工电子类、化工农医类等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学生通过学习物体及物体的运动,电路及并联、串联电路,电磁原理及电气元件等内容,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物理的基础知识,初步形成物理知识应用能力。

13、《劳动教育》

课程目标:通过劳动教育必修课,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观念;促进学生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为学生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和形成良好劳动习惯奠定基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专业(技能)课程

14、《专业认知》

教学基本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机器人的历史、发展,了解专业课程的组成、学习要求及方法,了解将来就业的专业岗位状况。通过学习机器人的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掌握机器人各主要系统功能主要设备与部件。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清楚本专业学习的构成和就业需求,认识机器人主要系统功能主要设备与部件,了解机器人控制的基本原理。

15、《服务机器人体验与实践》

教学基本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熟悉服务机器人的分类,熟悉服务机器人的应用领域。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服务机器人的应用。

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能够阐述服务机器人的工作原理,能够掌握服务机器人的结构与参数。让学生动手检验服务机器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16、《自动化生产线认知与操作》

教学基本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自动化生产线作用和产生背景,理解自动化生产线的运行特性与技术特点,了解自动化生产线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了解典型自动化生产线各组成单元及其基本功能,认识典型自动化生产线的系统运行方式。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自动化生产线作用和产生背景,理解自动化生产线的运行特性与技术特点,了解自动化生产线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了解典型自动化生产线各组成单元及其基本功能,认识典型自动化生产线的系统运行方式。

17、《工业机器人认知与操作》

教学基本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熟悉工业机器人的分类,熟悉工作机器人的应用领域,认识并了解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可重复编程的多功能操作手,用以搬运材料、零件、工具或者是一种为了完成不同操作任务,可以有多种程序流程的专门系统。

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能够阐述工业机器人的工作原理,能够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结构与参数。学生要掌握工业机器人的搬运材料、零件、工具或者是为了完成不同操作任务,有多种不同程序流程。

18、《机械制图》

教学基本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形体的形象想象与思维能力,培养尺规作图、徒手作图及阅读专业图样的能力,培养工程意识,贯彻和执行国家标准的意识。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应熟悉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学会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的方法,掌握绘图的基本技能、绘制出准确、图线分明、字体工整、图面整洁的图样。初步掌握徒手绘制草图的技能。能阅读和绘制中等以上复杂的零件图和装配图。

19、《机械基础》

教学基本目标:结合机器人的机械机构,学习并掌握机械传递的分类;掌握螺纹连接;掌握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的主要类型、特点和应用;基本掌握轮系分类与计算方法。学习并掌握轴系的分类、应用特点,熟悉轴系的支撑方式,轴承的应用特点、使用要求。了解常用平面机构、凸轮机构的结构、特点及基本形式。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机械结构、分类,掌握螺纹连接、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的主要类型、特点和应用,学习并掌握轴系的分类、应用特点,熟悉轴系的支撑方式,轴承的应用特点、使用要求。了解常用平面机构、凸轮机构的结构、特点及基本形式。

20、《电工基础》

教学基本目标:本门课程是学生学习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其目的是使学生具备从事电子类专业所必需的电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今后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子类专业所必需的电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21、《AutoCAD绘图》

教学基本目标:让学生掌握计算机辅助绘图的基本命令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数字化绘图应用能力和实验技能。重点让学生掌握以机械工程图的二维平面绘图为主,以三维实体设计为辅的绘图方法。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让学生掌握计算机辅助绘图的基本命令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数字化绘图应用能力和实验技能。掌握AutoCAD 2008的基本知识,绘图环境设置,基本绘图命令,编辑图形,精确制图,工程图形标注,图形组织和管理,轴测投影图,三维实体造型和图形打印。

22、《公差配合与精度测量》

教学基本目标:本课程从互换性角度出发,通过系统简练地介绍几何量公差的有关标准、选用方法和误差检测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学到有关精度设计和几何量检测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基本要求:让学生了解形位公差的检测原则,掌握形位公差的选用及标注方法。掌握普通螺纹配合的公差与测量、直轮圆柱齿轮的公差与测量。

23、《维修电工》

教学基本目标:学习安全用电常识,学习常用电子、电器元件及符号,能读识和分析电工图;学习欧姆定律应用,学习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结构及相关元器件的基本功能;学习绘制简单机构控制、工作的电气原理图,学习电工常用仪表、仪器的使用技术;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维修电工作业基本技能(装配、维修),掌握电工作业安全技能,了解工业供电基础,掌握常用电工仪器的使用。

24、《自动化生产单元设备操作与PLC编程》

教学基本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根据需要编制PLC控制的程序,能根据图纸接线,能转换简单的电气控制成为PLC控制。

教学基本要求:学习本课程,让学生学习PLC外接常用低压电器、传感元件等知识(重点介绍涉及机器人电气控制及电力拖动方面的元器件),学习PLC控制中简单控制电路。

25、《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

教学基本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机器人各主要系统功能主要设备与部件,熟练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各种应用操作,并自己能根本自己的目标通过编程实现操作。

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认识并掌握机器人各主要系统功能主要设备与部件,熟练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各种应用操作,并能自己编制程序实现自己的目标。

26、《工业机器人基础装调与维护》

教学基本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安装方法,掌握工业机器人的调试方法,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安装检测和日常使用与维护的方法。

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安装质量的检测,工业机器人的安装调试方法,认识工业机器人设备的组成结构,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工作传动及控制方式,能进行调试工作,能进行工业机器人日常的维护工作。

27、《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编程与装调》

教学基本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常用编程语言,能在设备上进行一般难度的程序编写与调试。并掌握工业机器人常用的典型应用编程方法。

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能进行一般难度的程序的识读、编写与调试。并掌握工业机器人常用的典型应用编程方法。

七、教学进度总体安排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通过培养与引进结合,业务进修与下企业实践结合等方式,促进师资队伍的结构优化,全面提高专业教师队伍素质,使我校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教师达专业建设标准中的规范化要求。

1.学历层次要求

专业教师要求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及以上教师资格证书。

2.资格证书要求

专业教师要求具有本专业三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应技术职称。

3.人员配备要求

专业课教师每年参加企业实践学习或各种专题培训,全年累计学习和培训时间不少于三个月,师生比(含毕业实习学生)不超过1:20 

(二)教学设施

教学设施主要包括能够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需的专业教室、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等。

学校拥有校内实训室2个,能满足目前本专业学生的实训要求。学校还拥有校外实习基地2个,实习基地能接受本专业一定规模的教师与学生开展实习,能满足实习学生的学习、劳动保护和安全等方面的条件。

(三)教学资源

教师要根据《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选用规划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由于工业机器人技术日新月益,大量新技术新工艺最先在企业得到应用,因此,本专业应引进企业典型生产案例,鼓励教师针对学生情况编选教材,以利于学生学习,选用教材时,要结合地区需要,选择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课程设置要求的、教学方法灵活的、突出“实用”和“够用”的理实一体化教材。丰富图书馆专业工具书及专业藏书量,藏书量达到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教学需求。

(四)教学方法

教师依据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要求、学生能力与教学资源,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教师应于每学期开学之前拟授课计划,从兴趣入手,以学生为主体,依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倡导采用模块化理实一体化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情境教学、模拟教学等,将理论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学生经历了“做中学”、“学中做”, 学生既能学习理论知识,又能使实践技能、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团队精神等综合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 

(五)学习评价

由学校、用人单位共同实施评价,基本素养和文化知识及技能主要由学校通过学生课程学习的作业、课堂提问、出勤、考试、技能考核等进行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岗位实习评价以实习单位为主,通过实习考勤、实习记录、实习报告、实习表现等方面,结合实习指导教师的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1.基本素养评价 

基本素养包括品德素养、团队合作、敬业精神、组织协调三个方面。具体要求:

品德素养:诚实守信、公平正直、吃苦耐劳、文明礼貌、勤俭自强、乐于助人。

团队合作: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能与人和谐相处,团结协作。

敬业精神:有很强的事业心和主人翁责任感,追求崇高的职业理想,对学习和工作态度认真踏实,恪尽职守、精益求精、具有奉献精神。

组织协调:能积极参与组织各项社团活动、文体活动,有很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2.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评价

专业素养包括文化知识、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三个方面。具体要求:

文化知识:文化基础好,知识面宽,开设的公共课学的扎实,信息处理能力强。

专业基础:开设的专业领域的基础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常识掌握到位,专业知识面开阔。

专业技能:开设的专业领域的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知识学的扎实,能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强,与岗位要求实现对接。

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成绩构成:按照邯郸国防技术学校考试管理规定执行。

3、岗位实习评价

严格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有关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工作管理规定。根据学校的教学和实习的整体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为学生安排岗位实习。岗位实习的评价以实习单位为主,通过实习记录、实习报告、实习表现等方面,结合实习指导教师的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及极、不及格五个等级。

1)优秀

实习态度端正,遵守实习纪律,能很好的完成实习任务,达到实习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全部要求,实习报告能对实习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


Copyright © 2021 邯郸国防技术学校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电话:0310-8301606 E-MAIL:gfxx8301606@163.com
冀ICP备17011208号-1管理入口